益生菌這樣吃更健康 4 招讓益生菌發揮最大效益

益生菌

文章目錄

眾所周知,益生菌是維持腸道健康的重要幫手,但市面上有乳酸菌、酵母菌、比菲德氏菌、LP33…這麼多的益生菌相關名詞,他們到底有什麼不一樣?又該如何正確攝取才能發揮最大功效呢?本文將分享如何正確認識不同的益生菌,以及 4 個讓益生菌的健康效益更放大的關鍵技巧。

認識益生菌

圖/Pexels

益生菌是什麼?

根據世界衛生組織(WHO)與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(FAO)於2001年訂定的定義,益生菌(Probiotics)是指當攝取足夠數量時,對宿主健康有益活性微生物。這些活菌能改善腸道微生物平衡,促進宿主健康。定義強調菌株必須是活的,且劑量充足,才能發揮對人體有益的作用。

不同種類益生菌有什麼不同?

常見的益生菌包括乳酸桿菌屬(Lactobacillus)和雙歧桿菌屬(Bifidobacterium)兩大菌屬。事實上,人體的皮膚、消化道、口腔、上呼吸道和私密處,皆仰賴各種不同的益生菌種來維持健康。例如洛德乳桿菌(Lactobacillus reuteri)、副乾酪乳桿菌(Lactobacillus paracasei)有助維持健康的口腔環境;女性私密處的鼠李糖乳桿菌 (Lactobacillus rhamnosus)、羅伊氏乳桿菌 (Lactobacillus reuteri) 有助維持陰道環境健康。

益生元又是什麼?

益生元(Prebiotics)是指人體無法消化,但能幫助益生菌生長和活性的食物成分,主要包含水溶性膳食纖維與寡糖。簡單來說,益生元就是益生菌的「食物」,幫助益生菌在腸道中繁殖與活化。益生元存在於蔬菜、水果、全穀類等天然食物中,除了促進消化道健康外,還有助於排便順暢、調節生理機能及幫助營養吸收。

延伸閱讀:益生菌、益生元差在哪?一文看懂 2 者在功效與作用上的區別


益生菌有哪些種類?

圖/Pexels

坊間益生菌廣告常聽到乳酸菌、酵母菌、LP33等名詞,他們都是益生菌嗎?有什麼不同?大家還記得國中生物有教過生物的分類層級從高到低分別是:界、門、綱、目、科、屬、種嗎?我們可以用這個分類層級來認識常聽到的益生菌。

細菌界細菌界真菌界
厚壁菌門 Firmicutes放線菌門 Actinobacteria子囊菌門 Ascomycota
桿菌綱 Bacilli放線菌綱 Actinobacteria擔孢菌綱 Saccharomycetes
乳桿菌目 Lactobacillales雙歧桿菌目 Bifidobacteriales酵母目 Saccharomycetales
乳桿菌科 Lactobacillaceae雙歧桿菌科 Bifidobacteriaceae酵母菌科 Saccharomycetaceae
屬 (Genus)乳酸桿菌 Lactobacillus雙歧桿菌 Bifidobacterium酵母菌 Saccharomyces
種 (Species)嗜酸乳桿菌 L. acidophilus、副乾酪乳桿菌 (Lactobacillus paracasei)長雙歧桿菌 B. longum、比菲德氏菌 (Bifidobacterium bifidum)布拉酵母 S. boulardii
知名菌株NCFM®、LP33、LPC12BB536、1714®、BG7 和 OLP-1單一菌種

從這個表可以看出來,常聽到的乳酸菌、酵母菌或LP33,其實是益生菌不同的分類和層級。以後聽見廣告中有特殊的益生菌名稱,不妨查查看他們的生物分類層級,更容易了解其間的差異。

乳酸桿菌屬(Lactobacillus)

乳酸桿菌屬大概是大家最耳熟能詳的益生菌屬。乳酸桿菌屬下的常見菌種如嗜酸乳桿菌(L. acidophilus,俗稱A菌)、乾酪乳桿菌(L. casei,俗稱C菌)和副乾酪乳桿菌(L. paracasei,俗稱LP菌),有各自的保健功效和適用人群:

菌種特色適用人群
嗜酸乳桿菌(L. acidophilus,A菌)維持消化道機能、促進菌叢平衡、私密處健康消化不良者、女性、欲加強腸道健康者
乾酪乳桿菌(L. casei,C菌)調整體質、幫助消化一般健康維持者、欲調體質者
副乾酪乳桿菌(L. paracasei,LP菌)耐胃酸,能順利到達腸道腸道健康需求者、需要口氣清新者
*此處資訊僅為資訊分享,不構成醫療建議。


雙歧桿菌屬(Bifidobacterium)

雙歧桿菌屬下的常見菌種,你可能聽過長雙歧桿菌(Bifidobacterium longum)、短雙歧桿菌(Bifidobacterium breve):

菌種名簡介特色常見菌株
長雙歧桿菌(Bifidobacterium longum)人體腸道常見,能產生維生素調節腸道菌群B. longum BB536、B. longum 35624
短雙歧桿菌(Bifidobacterium breve)產酸能力強,有助促進腸道健康順暢排便、維持腸道環境B. breve M-16V
乳雙歧桿菌(Bifidobacterium lactis)耐胃酸與膽汁幫助消化與代謝B. lactis HN019、B. lactis Bl-04
*此處資訊僅為資訊分享,不構成醫療建議。


4 招讓益生菌發揮最大效益

圖/Pexels

一、搭配益生元一起使用

寡糖和膳食纖維是最容易補充到的益生元,能促進益生菌的生長與繁殖。當益生菌與益生元同時補充時,更能促進消化道菌群平衡。專家建議飯後30分鐘內補充益生菌,加上含益生元的食物,能發揮相輔相成的效果,提升整體腸道健康。

含益生元的食物主要為富含膳食纖維和寡糖的植物性食材,常見如下:

  • 洋蔥、大蒜、韭菜:含果寡糖及非水溶性纖維,可促進益生菌生長,維持腸道健康。
  • 香蕉:富含抗性澱粉和果寡糖,有助腸道菌叢平衡並使排便順暢。
  • 燕麥、大麥、全麥谷物:含豐富膳食纖維與抗性澱粉,促進益生菌發展。
  • 蘆筍、甘藍、牛蒡根、菊苣根、洋姜:多種膳食纖維來源,有助腸道菌群平衡。
  • 蘋果、葡萄柚等水果:含果膠及多酚,有益腸道益菌。

這些食物透過提供益生菌所需的養分,是日常飲食中養好菌的重要來源。

二、搭配其他營養補充品一起使用

你有在補充營養補充品嗎?如維生素、礦物質、褐藻醣膠?營養補充品搭配益生菌食用,借助益生菌平衡消化道菌叢、幫助消化的能力,讓營養補充品的吸收更有效率。更棒的組合是益生菌+益生元+營養補充品,如本身含有益生元特性木寡糖藻安康褐藻醣膠,搭配益生菌一起服用,確保褐藻醣膠的珍貴營養能被完整吸收。

延伸閱讀:木寡糖不是你想的那種糖!無需擔心熱量,1 次搞懂木寡糖的功效
延伸閱讀:吃褐藻醣膠無效?你忽略的 3 大關鍵可能會影響褐藻醣膠的效果

三、選擇適合自己的益生菌種類

益生菌有不同菌株及功效,根據個人的健康狀況與需求選擇適合菌種非常重要。如想要幫助消化者可選嗜酸乳桿菌;想要排便順暢者適合短雙歧桿菌;想要口氣清新者可選副乾酪乳桿菌等。精準挑選菌株可提升適用效果,避免浪費且更具針對性。

延伸閱讀:總是消化不良怎麼辦?10 種幫助消化的食物讓你從源頭解決問題

四、選擇粉末或膠囊劑型

益生菌產品有粉末、膠囊、錠劑與果凍等多種劑型。但就效果來說,粉末與膠囊會比錠劑或果凍更佳。此外,粉末便於調配飲品,適合吞嚥困難者,膠囊則方便攜帶且保護活菌免受胃酸破壞.實用性也更高。


益生菌常見問題

益生菌能和維他命一起吃嗎?

可以,尤其維生素B群與C能幫助益生菌代謝更好。不只維他命,益生菌也可以和其他營養補充品一起吃,如褐藻醣膠。益生元和益生菌能幫助消化,讓褐藻醣膠中的珍貴營養更容易被吸收。

為什麼吃營養補充品或保健食品感覺不到效果?

吃營養補充品或保健食品感覺不到效果,除了食用劑量不夠、產品本身品質問題外,還有一個可能性是消化吸收出了問題。可以嘗試搭配益生菌和益生元一起吃,幫助消化、建立良好的消化道菌叢平衡,可幫助促進營養吸收效率。

益生菌吃太多會有副作用嗎?

一般不會,但過量攝取可能造成腹脹或腹瀉,建議遵照標示量服用。

吃益生菌為什麼還是會便秘?

可能是水分攝取不足或菌株不對。想使排便順暢,可選擇含有 Bifidobacterium lactisLactobacillus casei 的產品。


優尼康關心您的健康

益生菌的攝取並非越多越好,正確的食用方法與習慣保健效益更佳。搭配益生元提供益生菌穩定的養分來源、搭配營養補充品、選擇合適的益生菌種類、選擇粉末與膠囊,益生菌將成為日常健康管理的有力助手。想進一步瞭解如何補充益生菌和其他營養,歡迎加入優尼康官方 LINE@,與我們一起學習如何讓身體常保健康。

參考資料

資料一、Best probiotics for teeth and gums  – Torquay Dental

資料二、Probiotics – Health Professional Fact Sheet

資料三、Can we microbe-manage our vitamin acquisition for better health? – PMC

資料四、Probiotics and Prebiotics: Everything You Need to Know

» 更多推薦:

【2025】肌肉拉傷怎麼處理?靠「這個」加速肌肉拉傷復原時間!
上胸無肉嗎?別擔心!5 個方法擺脫空杯困擾,讓胸型更豐滿!
【黃冠華醫師】新型抗荷爾蒙口服藥物攝護腺癌治療新選擇

更多精選文章
搜尋更多優質好文
更多精選文章
本周熱門文章
返回頂端